被批评都是小事,如果因此让领导质疑自己的能力,或者失去了信任,再次遇到机会时,势必会付出较大的成本。
有些人选择逃避,先不汇报,试图寻找解决办法,如果找到了解决的办法,皆大欢喜;如果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,很可能错失弥补的最佳时机。
如何向领导汇报“坏消息”,就成了职场人比较纠结的事情。虽然谁都不愿意自己负责的工作出问题,但现实中不可能都是“好消息”。
如果你掌握了以下几点,汇报“坏消息”也是另一种展现自己能力的方式。至少是应对突发情况下的应变能力。
01.汇报时,注意情绪会感染
情绪是会感染的,如果是汇报好消息,只要别忘乎所以,言行适当即可。可是汇报“坏消息”的时候,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了。
汇报时,着急忙慌、不知所措,这种情绪也会传导给领导,哪怕领导足够沉稳,城府够深,也会在潜意识中被汇报者的情绪所影响。
事情已经发生了,不可逆的情况下,再着急也没有用,哪怕是再急的事情,也要以稳定的情绪向领导汇报,虽然不会改变结果,但至少可以营造一个相对良好的交谈环境。
02.汇报前,找到备用的方案
汇报“坏消息”前,一定要有准备,否则就是将问题、责任推给上级。这是无论哪一级领导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,先理清思路,有所准备再进行汇报。
当然这个准备时间一定不能太长,否则很可能错过最佳弥补的时间,这也需要平时在工作中,接到任务时,就该考虑的好、坏两个方面。
俗话说: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”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这里,毫无准备的汇报,显然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很好,甚至会让领导感觉能力不行,失去信任也在情理之中。
比如,丢掉一个大客户,但是还有若干个潜在小客户可以开发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丢掉大客户带来的损失;丢掉了这个项目,可是积累了经验,竞争对手采用的何种方式,未来也可以借鉴,来弥补短板……
“坏消息”已经既成事实,纠结在此已经失去了意义,不如找到下一个发力点,才是弥补的关键。
03.汇报兼顾请示下一步工作
解决一个问题同时,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,备用方案具体实施,要拿出至少两套以上的方案,请示领导。
这时就是由汇报,转化为了请示。而请示最重要的就是让领导做选择题,而不是问答题,不是说“这个事情该怎么办?”而是该说:“这个事情是否可以这样办,方案1,2,3……”
评论列表 (0条)